為什麼不喜歡或恐懼死亡?

最好人不會死,但很不幸,人會死,死亡是生命無可避免的事實。我是人,我會死,但最好不要太早死,愈遲愈好。一向教育不把死亡當作正常, 生是正常,死亡是不幸。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死亡,厭惡死亡或甚至恐懼死亡,為什麼?但厭惡死亡的人不一定恐懼死亡,怎樣能够雖然厭惡死亡而不恐懼死亡。

要解決一個問題,最好首先要知道這問題的原因。一個人要面對死亡,克服死亡,甚至超越死亡,首先要克服恐懼死亡。要克服恐懼,首先要知道他為什麼厭惡和恐懼死亡。

佛家的十二因缘中認為所有痛苦包括生老病死都是起於「無明」,即不明白真相真理。憨山大師在他的《夢遊集》中也云:「所謂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連對六道輪迴的恐懼也平息,所謂「夢裡明明有六道,覺後空空無大千」。

在分釋厭惡死亡的原因後,我會在另一文章研究一下,嘗試可否找到面對死亡的出路。當然有時知道原因也未必能夠解決問題,但知道原因比較不知道原因更好。

怕死是生物本能,低等動物遇到危險,對生命有威脅時,亦會起而反抗(fight)或逃走(flight)。這是對生命熱愛,普遍「想活著」或「貪生」的潛意識。

不同人對死亡有不同恐懼原因,但大致上有一些共同厭惡死亡的原因。這些可以歸納為理性和感性兩方面。每一方面都有幾個因素。

理性方面

一個人自己患有疾病或親友患有疾病,面臨死亡威脅時,或在親友去世後,朋友們時常很理性地分釋情況,試圖用理性方法來勸解病人丶親友及哀悼者(但注意有時這不是一個好方法)。哀悼者在親友去世後能夠超越,最終亦是靠他自己能夠「想通」。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在未有死亡威脅或未有哀悼前便有一套對死亡合情合理的觀念,便更容易面對死亡或超越哀悼。

我現在試圖分析一下,看看可否有一些合情合理的觀念。

剝奪因素(Deprivation)

死亡剝奪了一個人的將來。如果他將來的前景大多數是好的,對他有利的,那麼死亡剝奪了這些對他們的好處,死亡對他來說是不好的。比如子女快將大學畢業,自己可以退休享清福,死亡剝奪了他將來

的幸福。

但如果他的將來是不好的,那麼死亡救了他。比如一位患有絕症病人,每況愈下,將來肯定是痛苦的。死亡對他來説可以算是對他有益。有些人要求安樂死也是這個理由,希望利用死亡來終結痛苦。

但是,大多數人不是在這兩極端,他們不能夠肯定將來是好的還是壞的。大多數人都會憧憬將來是美好的,那麼死亡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好的。

很多時,能夠預測將來衹是普普通通,不好不壞,或有好有壞。比如年紀大了,能夠預測身體健康將會比較差,有更多病痛,但或許不會太痛苦;或家庭財政情況方面不算好,但也不算壞,那麼剝奪因素有多重要?

死亡完全剝奪掉他現今所有的擁有,如財產,關係等。財產,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有。關係,是大多數人都擁有的。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想死。如果一個人沒有這些擁有,他會不會較少害怕死亡呢?可能會,難怪那些破產或失戀的人覺得生無可戀而自殺?

如果一個人有病,很辛苦。那麼死亡剝奪他的辛苦,是一件好事。這是安樂死維護者最主要的論調,但仍然有很多有病痛的人說死亡是不好的,不想死,或否定安樂死,為什麼?除剝奪因素外,還有其他甚麽因素?

浪費因素(Waste)

投資或擁有物件是要看成本和回報率。 一匹賽馬受了傷,如果牠以前已經為馬主賺回成本,馬主將牠殺死,可能不會覺得很不開心。一部舊車被撞爛和一部新車被撞爛,車主的感受是不同的,報消一部用了十多年的汽車,車主不會覺得可惜。感受與回報率有關。

可能有一些人看待生命是一種投資,常考慮投資成本、回報和前景。以前為了教養栽培一個人放下了多少心血(成本)?他已經做過了多少事(回報)?將來他還能夠做多少事和生活會多好(前景)?你可能會覺得用這眼光看待生命是頗為絕情,但事實是如此。很多人潛意識下做了也不知道。

一個剛剛大學畢業,年青有為的青年突然死亡,令人很悲傷,會感歎白頭人送黑頭人。另一方面,一個年紀很大,但身體還健康的長者突然死亡,可能有人會說是笑喪。這兩種死亡給人的印像和感受不是一樣。為什麽?

那個年青有為,前途一片光明的年青人死去是浪費,是一個蝕本投資。一個曾經做過很多事,得過很多享受的老人死去,在這方面令人覺得他不枉此生,死不足惜。看來這些想法很不近人情,但其實每個人潛意識多多少少有這種想法。

這個因素令到很多上年紀的人覺得自己的生命,已經到了「到期日」(use by date,expiry date)。別人已經不再重視他們的生命,如果死去,別人亦不會覺得很傷心,這些想法會令他們覺得失去尊嚴。 

有些經濟投資的錯誤,引致不良後果。不但沒有好回報,將來還要繼續賠錢損失,承受痛苦,泥足深陷。這些投資能夠令人感到死不足惜。所以有些人在生意失敗後燒炭或跳樓自殺。 

剝奪因素考慮到目前的擁有和將來的好處,浪費因素考慮到過去的投資付出。 以前的投資希望要有將來好的回報,死亡剝奪將來好的回報。如果以前沒有多大投資付出,便不會有太多希望將來能夠獲得回報,死亡所能夠剝奪的好希望、好前景、好回報也會比較少。所以浪費因素有時比剝奪因素更被重視。 

但是用成本,回報率和前景來分析人生和生命價值和意義是否正確?照顧弱智兒童,智障人士和高齡人士是否一種投資付出?如果是的話,這種投資回報率近乎零,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父母和社區人士團體照顧智障人士和老人? 他們的態度行為證明他們不重視浪費因素。

除剝奪因素和浪費因素外,還有甚麽因素?

滅絕因素(Extinction)

有些人占卜求籤時,得到下下籤,很不高興。但反過來想,如果目前已經是衰到盡,最不好、最壞的話,以後將來一定會比現在更好。

人最重要是要有希望。所謂「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 

有些人將來沒有好的東西去被死亡剝奪,亦沒有因為死亡而浪費掉以往的投資,但始終亦不想死。因為一死,什麼東西希望都沒有了, 沒有了可能會好的將來。 但有些人明知繼續生存下去沒有好或沒有不好,亦想繼續生存下去,越長越好。生存已經是有其價值。家人亦想臨終病人多活幾天,甚至病人有一些不太好的痛苦亦是如此,希望能夠一直活到繼續活下去肯定是不好的時侯才願意死。 死亡將生存生命滅絕,所謂「死亡如燈滅」。人是不想化爲烏有,絕對虛無。

感性方面

雖然死亡有它客觀和理性方面的因素,可以客觀地和理性地來看待面對,但死亡仍是一種不可以用科學來分析的東西。它有很多感性方面的問題。

甚麽是感性東西?感性東西是一種主觀感受,是抽象的,是不可以分析的。可以分析的問題已經是理性問題,是科學問題。不可以說不能夠分析便不存在。愛沒有長濶重量,沒有形體可見,是抽象的,但它存在。

人除了有思想和分釋能力外,還有感情情緒,懂得去愛和去恨。

「愛」可以是動詞或名詞。如果是名詞,愛是抽象的,是質不是量,愛不可以量度,沒有一個單位。

如果「愛」是一個動詞,比如愛一個人,愛寵物,愛世界等。可不可以分析為什麼愛一個人。你可以說因為他是自己的子女,所以愛他們。但怎樣分析為什麼子女就會愛多一些?

能夠找出很多原因去愛一個人,便不難找出很多缺點,去抵消那些去愛的原因;或者不難找出他為什麽不值得你去愛的原因,最終便不會再去愛他。

若果被問為什麼愛她?答案會是很多因素美貌、談吐、性格、學識能力、共同興趣等等。但另一個答案可能是:「因為她是她。」第一個答案內的各種因素會隨著時間改變,愛便會因而褪色。但在第二個答案內的她永遠是她,無論多老,多醜,多無能,對你多不好,她還是她。還是你所愛的她。祗懂理性分析的人會說你是儍的。其實他們不能夠享受到真愛的真諦。所謂「無從解釋不可說明的愛,千秋過後仍長存不朽。」

這種「無條件的愛」是不保留的。但很不幸,有愛便會引致以後別離的痛苦,愛令到人因為自己或別人的死亡引致痛苦。佛家之人生八苦中之一苦是「愛別離」。和一個親愛的人暫時分離已經會引致痛苦,何況死亡引致和所有人永久別離。有智障的父母或子女死亡都會令親人痛苦。

失落感,使命感,不捨得

人類是社群動物(social animal),有互賴關係,因此有使命感,比如照顧父母或孩子,或對家國承擔責任等,責任未完成便不想死。死亡拆散關係,停止服務,令人放不下心頭掛慮。有些父母不捨得在自己死後子女受苦 ,帶同子女一起自殺。這些痛苦感受和原因都不可以理性地去量度。

焦慮恐懼不安

海德格說「所謂死亡的不安,不過是『面對』未曾經歷過的事物感到不安罷了。」對死亡的無知引致害怕死亡。對死亡的害怕有兩方面,死亡過程和死後情况。

死亡過程‐没有人有親歷其境,面對死亡切身經驗,但很多人從電影電視或以前見過親友的疾病和治療時的痛苦遭遇,得到不太準確的資料。擔心自己在死亡前可能會有同樣的痛苦。但這和害怕死亡是不相同的。

死後情况‐現在雖然不好,但死後可能會是更不好。各種宗教都有嘗善罰惡的教理,壞人死後可能會被打入地獄、上刀山、下油鍋或輪迴成動物。人誰無錯,自己死後會怎樣自然是一種極普遍的焦慮恐懼。有些人害怕死後要面對祖先或以前得罪過的人或仇人。這種焦慮恐懼死後情況和擔心死前的痛苦不同。


死亡威脅引致擔心死後情況或死亡過程的痛苦,引致痛苦不安,很多人是恐懼這些痛苦不安,即不安於不安。


上面提過,人的愛可以超越浪費因素,去無條件地照顧有智障的老少,感性因素可能比理性因素更重要。這些感性問題很多時不可以靠理性分析去面對。

信仰是一種感性的東西,不可以用科學理論來研究分析。但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來幫助人面對解決感性方面的問題。有很多年紀大的人開始比較著重靈性宗教信仰。可能是在關注死後問題,我會在另一文章更詳細探討這問題。

理性地分析完為什麽不喜歡死亡,能否從這裡找出應付方法,幫助面對死亡。我將在另一文章「怎樣超越死亡,有甚麽出路?」和大家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