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喪失及死亡威脅的反應 Reaction to bad news and life threatening conditions

任何一個人,當獲悉失去某些重要的東西或人時,都會感到難以接受,都會經歷憤怒和悲痛等情緒。何妨如果病者知道自己患有不治之症,快將失去健康,時日無多,也將失去生命時,思潮起伏、矛盾交織,情緒波動是很正常的事。他們往往會顯得悲傷,有些病者更可能會發脾氣,埋怨家人選錯醫生,指責醫護人員無能、家人照顧不週等等,甚或埋怨蒼天無良,覺得自己一生人沒做過錯事,為何竟得到如此收場….。令到親友手足無措,後悔將病情告知了病者,很多病者的家人不想告知病者真相,是想逃避,怕面對這些情形。有些家人甚至會因此埋怨那位決定要坦誠相告的家人。

死亡威脅為什麼引致那麼嚴重的反應,死亡肯定是一種不好的,沒有人想要的東西。為什麼死亡是那麼不好?主要原因有三:(1)死亡剝奪人將來所有的機會(deprivation);(2)死亡浪費人以前的付出,在時間上,精力上,感情上和財力上的投資(waste);(3)如果一個人生活得平平凡凡,將來預測不到有什麼機會,以前亦沒有什麼付出令目前覺得浪費,他亦不想死去。因為死亡會令他滅絕,一次過決定性不可逆轉地離開這個世界,離開所有物質和感情上的擁有(extinction)

(我將會在此網站更詳細討論「死亡為什麼不好」)

沒有那一種態度反應是絕對正確的。因著各人不同的背境、性格、知識、人生哲理、信仰和心理需要,各人的態度和做法便會不同。

這些態度、做法和生存意志亦會隨疾病進展而改變。在不同的患病階段,有著不同的思想、情緒和行為反應。這些反應會受一些因素的影響而改變,例如病者的適應能力和支持系統,疾病的種類,患病的時間長短或惡化速度等。

病者的心理情緒反應亦被旁人的態度行為所影響。想要幫助病人或家屬的人最好明瞭一下這些反應,但不要以為所有病人或家屬都會跟隨這公式在某時間會發生什麼事,然後使用甚麼方法來應對。

心理反應

美國精神科醫生庫伯樂.羅絲(Elizabeth Kubler-Ross)把病人接到損失(loss)壞消息後的反應分為五個大思想、情緒和行為反應:(1)否認或否定(denial),(2)憤怒(anger),(3)討價還價或協商(bargain),(4)憂鬱(depression),(5)接受或接納(acceptance)。

在詳細分析各種反應之前,必須說清楚幾點。它們的排列次序大多數和以上相似,但個別差異很大。可能因個別的性別、年齡、個性、認知、文化背境不同,排列、維持長度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不是每個人都有全部的反應,有些反應可能沒有出現,各反應亦不須循著這些次序出現,有些則反反覆覆,來來去去出現。有些病者的態度時常轉變,有時很樂觀,充滿自信和精力,做事很有理性。有時則很悲觀,心情跌到谷底。好像乘坐過山車一樣時上時落。

不同的人在同一反應時期也有不同體驗。因此這些反應不可以當作一些連接在一起的階段,不可以用來預測病者跟著會怎樣轉變,或何時會轉變。比如道家大師莊子妻死,他竟然可以鼓盆而歌。他不是滅絕人性,而是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跨過各階段而到達接納階段。

這些反應亦未必一定是因為哀悼喪失的反應,它有其內在原因,因著病者或家屬的背境而產生的。

一個平日外向好鬥的人的反應可能以憤怒為主;一個性格內向,平日處處被動受人支配的人可能以憂鬱為主,希望得到親友的關顧。

羅絲醫生的研究對象是美國人,在美國文化影響下的反應是如此。我們在不同文化背境影響下的中國人反應是否一樣呢?其實我在澳洲接觸的中國人有很多種,他們的反應和他們的年齡、受何種教育、教育程度、來自那一地方有密切關係。年輕一輩,增經接受西方文化的人的反應較相似歐美人的反應。來自香港或臺灣的中國人,和來自印支半島或星馬的華僑,或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國人有著不同的反應。

但雖然如此,大多數人都有以下反應。

震驚、震陷 (shock)

腦子裡一片空白,想不出東西來。維持時間視乎個人而定。

否認 (denial)

(我在網頁有另一文章詳細討論這一問題。)

憤怒,生氣 (anger)

(我在網頁有另一文章詳細討論這一問題。)

討價還價(bargain)

這行動反應又稱為協商或協議。指病人和他所信的神或醫護人員討價還價,目的是想延緩死亡,這是人的生命本能和生存慾望。實際上,如果能夠延長壽命,便能夠完成未達成的願望和未竟的事,要和所愛的人一起長久些。。

在被証實患有絕症後,很多病者和家屬為了瞭解病情,都賞試從各方面找資料,到書店或圖書館去尋找翻閱各種有關該病的書藉。或親自或找朋友幫助上互聯網找資料,向相熟的醫生詳細詢問。現在怎辦?有什麼治療方法?那裡有醫學突破及名醫?治癒機會多大?將來又會如何?可是愈是瞭解,愈是恐佈。除非突然找到有些地方,可能醫治這種病,一綫曙光,一綫希望。但不幸有些地方所提供的不是真正有效的療法,有些目的甚至是為欺騙金錢。上當後既失望又損失金錢。

當人被告知患上絕症,他們的反應和態度,和在以後幾個月或幾年內,怎樣面對痛苦和死亡都因人而異。有些人表現堅强,要盡辦法戰鬥到底,要完全治好絕症,要徹底打敗病魔。若然戰敗而死亡,也因為曾經嘗試奮鬥過,問心無愧。若果親友抱有同樣態度,他們會鼓勵病者堅持戰鬥到底。

他們普遍上會和醫療團隊很合作,盡量跟著計劃做。甚至會要求比預先的計劃更徹底的檢查或更進一步的治療,不惜動用更多人力、物力及財力,盡量嘗試最新療法。衹要有一線希望,便會應承做更多手術、電療和化療。

病者會開始過一個比較健康的生活,其中之一是健康飲食,戒除不良嗜好,多運動和足夠休息。但有些人尋求的方法卻是迷信或不理性的,比如吃素,吃一些和那疾病無關的東西如健康食品等。在這時期,他們很易被欺騙,買下很多沒有用或甚至有害的所謂健康食品。同時,很多朋友會介紹很多食療方法,無論是吹噓的或是真正有用的,對這病者未必有用,因為個別的問題可以是很不同的。

最常見的討價還價是與病者所信的神討價還價,試和神談判,「如果你把我的病治好,讓我活下去,我一定做好事,對別人或社會有貢獻,或買很多祭品還神。」

這種討價還價的目的在於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祇要我能夠痊癒,我便信奉上帝。」「如果我痊癒,我便出錢將廟宇重修。」這話的用意是為了求取收獲,而非立志付出。許多人的人際關係和宗教信仰皆以討價還價為基礎。「祇要…,我就…。」的心態使人在事與願違時,陷入深重的沮喪狀態,並遷怒於討價還價的對象,感到好像被不誠實的生意對手欺騙,不再信奉那一宗教。許多人抱著討價還價的心態參加宗教儀式,他們不是為了宗教本身而敬拜,祇期望藉著良好的表現而得到神的報酬。

祇要在對神討價還價的心理消失後,心靈才能夠變得更平復開放,不用再努力賄賂他心中的神,不再計較做事之後有多少回報,有合適的事便去做,心理壓力便會減少。

憂鬱症(抑鬱症) (Depression)

(我在網頁有另一文章詳細討論這一問題。)

接受 (Acceptance)

(我在網頁有另一文章詳細討論這一問題。)

其他心理反應

焦慮 (worry, anxiety)及恐懼 (fear)

(我在網頁有另一文章詳細討論這一問題。)

悲哀傷心不安(sad, disturbed)

很多人以為臨終病人很自然會有抑鬱症(depression),這是不必然的。我們必須分別開抑鬱症、哀悼反應(grief reaction)和悲哀傷心(sad)。臨終病人可能感到悲哀傷心,但他們未必患有抑鬱症。他們如果得到支持或心理輔導,很多病者都有好轉。(在此網站另有文章詳細討論「抑鬱症」)

很多人壓抑和隱藏悲傷,他們要假裝倔強,覺得必須以社會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悲傷,因而表達能力受到約束。

人自然想保護自己,保留某樣東西,試圖阻止變異。做不到時便悲傷。

佛教教義認為「諸行無常」,萬事萬物不停在變,世間痛苦,困惑和煎熬來自於繫戀過去,執著事情永遠不變,一旦改變便感到悲傷痛苦。

儘管目睹健康惡化,仍然認為自己應該像以前一樣能夠做到自己所設定模式中那角式應有的作為。認為事物該如何、會如何。以往用來表現自我的東西,如今變成自己的牢籠和框框,將自己和真實具體的東西和情況分隔開。過去的經歷和對未來的幻想使我們囿於牢獄,感到不安。

我們活在一個萬變無常的世界裡,一個又一個的慾望不能得到和目標不能達到。慾求目標愈多,最終悲傷空虛的感覺愈深。如果貪執短暫無常之事物,一旦失去一樣又一樣已經擁有的東西,便留下很多創傷疤痕,沒有安全保障。擁有愈多,最後失去的便愈多。使我們大部份時間都是悲傷的,這些正是痛苦的根源。

人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失去自己的生命和同時失去所有擁有。慢慢地步向死亡是何等痛苦。

當離生命終結不遠時,很多人會覺得還有很多事情還沒有做完或是還未有機會做,為什麼上天不給我多一點時間。人只有到了這關頭才會真正領悟到人生短暫,光陰可貴。年輕時或身體壯健時根本不在意時光正在迅速流逝,凡事有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當你擁有明日時,不覺得今日是何等珍貴。但當知道「明日」有限時,才明白「今日」的珍貴,當每日太陽下山時,覺得剩餘在世的日子又少了一日時,無論你擁有多少榮華富貴,兒孫滿堂,有錢有面,有權有勢,又奈何,是何等悲哀。夕陽無限好,衹是近黃昏。

許多痛苦來自我們的模式。由於堅持這個世界「應該」是什麽樣子,不跟這樣子一樣時便帶來痛苦。許多人認為三十來歲的人應該是富有精力,賺錢養家,對上下两代擔負教養責任。但想像一下,三十來歲的卻長期卧床,健康情況惡化,體力消失,帶孩子去上學也辦不到。放在車房裡的名貴房車不能駕駛,山珍海味吞嚥不下,穿起以前做的靚衣服不稱身,高齡父母要買餸煑飯或甚至餵你和幫你清洗。這時,現實和你認為應該怎樣的模式相差太遠,這模式讓你多麽痛苦。我們愈是認同自己設定的模式,認同自己應有的作為,在面臨死亡之際,便無法繼續扮演窮畢身之力雕琢培養的角色和權威地位,愈是感到悲傷不安。

對死亡無知和恐懼,將來病情惡化時,身體的病痛會多大?和親密的人快將永別,互相不捨得分離,表現出無限疼惜。他們日後的生活怎樣?剩下的工作怎辦?一旦是癌症的話,就必須做手術,麻醉時會不會不醒而死掉?種種極大不安念頭接著出現。

人認為不應該有不安,不想有不安,恐懼不安。這些恐懼感引致第二層不安,即不安於不安。跟着可能有更高層次的不安跟着而來。

後悔(regret)

有些病者在最初感到不適時,可能認為現在工作太忙,沒空去接受檢查。等工作告一段落再說;或者害怕檢查程度的不適,或害怕檢查後發現自己得到重病,不敢面對,硬是不去看醫生。到後來檢查真的發現自己已患了絕症,到了不可治癒的階段,便會很後悔當初自己的做法,常常怪責自己。因為自己的延誤,令疾病不能痊癒,令家人痛苦,影響他們的將來。又或因為以前不聽家人或醫生的勸告,不去停止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而得到此病,更覺得內疚,有罪疚感,常常怪責自己。這是極為普遍的現象。

如果這類事情發生了,不要全然怪責病者。他們已經知道錯,怪責沒有好處,祗會增加他的後悔和內疚。應該站在病者立場來理解,這對將來的溝通和建立信任關係是極為重要的。

沮喪(frustration)

沮喪起源於一時的衝動被禁止,或自己的意圖或希望不能成功地達到。譬如我想要有一支筆來書寫些東西,但因身體活動能力問題不能拿到那支筆。我便覺得沮喪。我不能拿到是因為身體問題,我可能會對自己生氣,為什麽要得到這疾病。如果有別的人在附近,我會要求他們為我拿取,但別人不是可以隨時放下自已的工作為我效勞,我惟有等待他們有空才替我拿取。等待時間越長,我便會覺得越沮喪,繼而生自己的氣或向別人生氣。我覺得沮喪並不是因為我拿不到筆,而是因為我不能立刻滿足我寫東西這衝動。如果我能放下立刻要寫東西的衝動,我便不會感到沮喪或生氣。等到別人有空時,我便能寫東西。

沮喪並不一定是由於身體疾病問題。有時我們想極也想不起一個人的名字或某一電話號碼而引起沮喪。如果我能夠等待一下,那名字或電話號碼可能會自動出現腦海中。

應當預測到當疾病加深時,肉體的能力越來越有限,越來越須要依靠別人,越須要有忍耐力。除了在某些情況下的需求是急不容緩的,例如須要大小便外。其實大多數的需要都是能夠等待的。我們要學習處理這些等待,不要讓不滿的情緒積聚成一股力量,等待機會爆發出來或形成精神問題。「病人」的英文字是「patient」,這字的另一個意思是「忍耐,耐心」。

幽默是一種減少沮喪的分法之一。退後一步,看看自己,然後不妨取笑一下自己。

失眠(insomnia)

(我在網頁有另一文章詳細討論這一問題。)

精神錯亂 (confusion)

(我在網頁有另一文章詳細討論這一問題。)

孤獨感 (feeling lonely)

病者因患病不能工作、上課或參加社交活動,切斷了與社會和親友間之聯系,大大影響生活質素。同時減少實際及心靈支持。

在病者患病初期,關心、同情及幫助來自四方八面。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關心及幫助也逐漸減少,所謂「久病無孝子」。

有些親友逃避和臨死病者相處,原因有很多。有些人害怕死亡這東西,他們覺得很難和一個臨死的人保持正常相處交往。有些人不忍見到病者日漸息微,一見到病者便傷心離忍,逃避成為自保的方法。有些因向病者隱瞞病情而又怕病者追問病情,不如可避則避,不敢接近病者。有些病者善發脾氣,令週圍的人避之則吉。這都會使病者感到被遺棄,被隔離,覺得社會和家庭不再需要他們。導致一種深深的孤獨感。

一個人的臨在已經是令別人快樂的最好方法。無論生活在世或在臨終那瞬間,臨在是一個極大的支持。

最近被封為聖人的德蘭修女説:「一個人最大的痛苦是在臨終時,沒有受愛護和被照顧,要孤獨地去面對死亡。」在世間最後的時刻很需要感到被愛和被重視。

臨終病人的最大挑戰是要獨自走向死亡,感到孤身上路的苦味,會感到害怕,極需要別人倍伴,有人臨在是一個極大的支持。若有人携手同行,這條路好走得多。夜幕低垂,在靜寂的長夜裡,如果失眠,便要獨自面對不安與苦痛。若有人陪伴度過漫漫長夜,輕輕撫慰,一定能夠減輕孤獨。

在醫院的病人,有碍於探病時間的限制,更感到孤獨,當需要陪伴,或感到恐懼焦慮時,望穿秋水都等不到探訪者。雖然沒有人可以分分秒秒臨在,但如果病者知道有人分分秒秒在精神上支持著,這種心靈結連已經是很好的了。

感到失控無助(loss of control and help)

失去控制是病人和家屬很害怕的東西。

人當然不能夠控制死亡,阻止死亡,但正常人還能夠控制的很多事情,病人卻不能。

有些人生活需要有條有理,要定時上班或定時帶兒童上下課,才覺得有安全感。患病的時候,因為太多突發事件,他們不能夠控制甚麼事情在甚麼時候發生,生活不能好像以前一樣有秩序地進行。他們不能分配時間和體力,不能好好地預測計劃,覺得生活不受他們控制。沒有人知道病者何時會開始失禁?何時開始卧牀不起?何時開始不能吞嚥?

雖然不能做一個長遠的計劃,但最好做一個短的如兩星期的計劃。例如如果照顧者突然病倒,誰可以替他做些甚麼?如果病者開始卧牀不起,誰可以幫手替他轉身清洗便溺?如果病者神智不清,精神錯亂,半夜叫喊,誰可以晚上看顧病者,讓主要照顧者可以睡眠,白天才可以照顧病者。醫護人員可以幫助預測可能會發生甚麽事,需要何種和甚麽程度的照顧,預先計劃安排好。當事情發生時,便不會手忙腳亂,失去控制,有失敗感。雖然計劃做好,但計劃仍需富有彈性來應付突發事件。亦需要每一两星期做一次回顧,跟據情況改變一下。有些人不願意預先計劃,因為計劃意味著預測病者情況轉壞,這是他們所不想發生的事。(在本網站另有文章詳細討論在家療養各方面問題)

如果預測到有甚麽事會發生,有固定收入,家庭生活便穩定。病人不能夠工作,家屬減少工作量,收入減少。病人可能有額外醫療和藥物支出,積蓄快用盡,感到無安全感。

控制就是促使世界配合自己的慾望,想控制的人不能放開一切,其實他是被他想控制的東西控制綑綁。想控制死亡,便被死亡控制。莊子認為若能拋掉控制慾,不費氣力去對抗命運之流,就能優游自在地享受人生,與天地合一,即與「道」合一。要拋開控制就是要超越個人的利害得失,就能優游地自在地享受人生。病者和家屬可以學習不去嘗試控制,採取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情來面對那些預測不到的突發事件。

不是不做計劃,而是要做計劃但不要擔心。如果將來真的有預測不到的突發事情發生,到時才去面對。現在不需要花費精力去擔心一些未必會發生的事情。

不知所措,難下決定(difficult decision making)

人之所以生存,是命運與自己的抉擇兩者結合。患有絕症是因為命運還是因為自己以前在生活抉擇上犯有錯誤。這種對以前的分釋在這時候是不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處置病症,這需要很多抉擇。希望目前的抉擇是正確的,以免引致將來更多痛苦。除了抉擇如何醫治病症外,病者不時要面對生活上的抉擇,例如繼續上班或提早退休?出門旅行或是休息?等等二者選一的抉擇。當有選擇,便有壓力,担心選擇錯誤而帶來不良後果。有些抉擇是比較重要,例如要不要繼續接受抗癌治療或在全世界尋求名醫,入院治療或是留在家裡,使用或不使用朋友介紹的成藥等等。

比如,在割除乳癌後,醫生解釋如果加用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病者可能提高少許五年生存率,要病人決定進行與否。若果進行,病者需要扺受一段時間的副作用。有時在家庭會議後仍難下決定。

有太多二選一的抉擇,不能盡錄討論。現衹討論一下 - 使用或不使用化療?

停止激進性的治療往往會被誤解為放棄了生存的意志。在抉擇時,病者往往覺得如果那治療能夠保證讓他多活幾年,繼續有質素的生活,那是值得的。可是,他卻無法忍受在毫無保證的情況下,默默地在病床上痛苦幾個月,忍受那麽多治療的副作用,然後最後被告知以前所有的嘗試都失敗,以前所有的痛苦都是白費的。

很多人不敢使用化療,甚至有時明明需要使用,預期效果亦是很好,仍然不敢使用,衹因為他們以前曾經見過長輩在使用化療時有很大副作用。他們不明白今時不同往日,很多新的化療藥沒有多大副作用。同時現在有很多藥物可以控制那些副作用,病人不會有多大痛苦。

每個人對醫藥的生理反應各自不同。有些人能夠忍耐得住化學治療的副作用,最後得以恢復健康,生活多幾年有高質素的生活。可是使用同樣抗癌劑而縮短壽命的病者,也大有人在。另外,停止化學治療後,回復健康,又何賞沒有?

但是多數病者和家屬,在沒有其他代替的治療時,不得已採用化學治療作為賭注,對於還在開發階段的新藥,在副作用或危險性還未清楚之前,也有病者願意賞試。也有少數的病者,甘願做新藥的試驗者,成功的話,自己得到益處。失敗的話,在人生盡頭對醫學發展有些貢獻。何況那些在大眾媒體大肆宣傳而未經証實有療效的另類療法,亦有人趨之若鶩。

醫生為了消除自己的不安,不敢不使用其他醫生都已經在採用的治療方法。有些根本不理會對病者是否有用或副作用是否比作用大,直至病者臨死之前還繼續施予抗癌劑。這種不考慮病者的情況,有時是醫生的自私心理引致。不過,臨終時還用化療藥或放射治療,目的可能是為了紓緩病徵,比如減少淋巴腺的癌細胞,改善淋巴液流動,減少下肢腫脹(lymphoedema)。最好和醫生討論一下目前使用的治療方法的目的是什麼。

放棄抗癌的化學治療並不是意味著放棄和等死。紓緩醫學能夠提高病者的生活質素。醫療研究發現高質素的紓緩護理能夠延長病者壽命。

自憐(self-pity)

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慘的。無餘下日子,無希望。要別人遷就自己。很消極,令人反感。

「自憐」和「哀悼」是不同的。「自憐」的人會問:「為什麼偏偏選中我?為什麼上天對我這樣不好?」覺得自己沒運氣,被上天或別人所害所遺棄,怨天尤人,自已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可憐人。

自憐可以是哀悼的早期反應,但不可以長期逗留在這階段不前進。「哀悼」的人會說:「這是一件不幸的事,我感到很難過。」他接受那件事是一件可悲的事和去感受悲痛。然後開始發現除了不好的事以外,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如好朋友和家庭,他們的愛令到這個世界還是值得留戀的。

懷疑(suspicious)

病者對別人和自己無信心。懷疑別人的好意是真還是假的,他們會否真的幫助。自己沒有貢獻,沒價值,別人會對自己不好。如果家人為了照顧病者付出很多,卻還被病者諸多懷疑,當然感到很難受,影響關係。這和自悲、自憐、自尊心有關。(本網站另有文章討論「尊嚴」和「自尊心」)

大致上我們可以將心理進程分為以下幾階段:

  1. 當病人知道自己患了重病時。這是一個極可怕的階段,整個生活被惡訊所吞沒。在這急性危機期,情緒以焦慮為主。同時要做很多抉擇,比如要不要找另一醫生來診斷,以確實病情,回國或留在澳洲醫治,找那一位更好的醫生,找中醫或繼續跟西醫,好不好做手術,有些人說手術會將癌症擴散,十個人有十個意見,聽誰說的好呢?

  2. 在治療過程中。這是緩和順應階段,焦慮逐漸降低,感到如果想繼續生存,便要儘量和醫護人員合作,進行治療去減少痛苦。抱著信心和希望。

  3. 在完成治療,疾病好像被治好,但還未能肯定會否覆發時,病者常担心疾病會復發。常常注意自己身體有沒有特殊症狀,跟足醫生吩咐吃藥和做檢查,有時更要求比所需要的更頻密檢查,或加用未經証實有效的療法。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情況跟時間改善。

  4. 在被告知治癒一段時間後發覺重病再發。心情和當初被告知患有重病時相似,心理威脅很大。感到病情嚴重,完全復元的希望比初患病時少,意識到死亡將至。在體力和意識還許可下,根據自己的意願,對一些事情作出安排。學習面對各種恐懼,漸漸接受死亡的事實。

  5. 身體逐漸衰弱,瀕臨死亡時,病者感到治癒無希望,有絕望情緒。有些放棄一切活動,但求解脫,準備好離開這個世界,等待死亡來臨

行為反應

很多時行為反應是心理反應的後果。有些人在聽到壞消息後,他們很想將內心感受説出來。表達悲哀,不公平感受。為什麼是我?上天為什麼這樣對我?神是否愛人?他們重覆問完又問,逢人都問。向同一個人都可以問幾次?他們會遷怒於人或上天,對人和上天失去信心。死去兒女的人不敢再有兒女,失去愛人的人不敢去再愛。

生活轉變

轉變有不同方向。有些人有灰暗的人生觀,人生變得晦暗無光,前途只剩漆黑一片,掉進了痛苦的深淵。對生命毫不戀棧,有些人為逃避清醒的難受,經常不分晝夜,喝得酩酊大醉。

有些人盡量享受,飲食不戒口。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享樂,各適其適。

退縮(withdrawn)

有些病人自我隔離,不想見人,有很多原因。有些人不想講起不開心的事,也不想因此影響別人。有時退縮是抑鬱症的症狀,病者沒有興趣和別人相處,或感到無精力做到。有些則對別人憤怒,不想見他們。有些感到別人不知所措,為免別人難做,不如不見他們。需要找出原因,然後加以處理。

生時如何,死時亦然

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很難改變。每個病人都在寫長篇自傳小說的結局篇。每個病人一生的態度、偏好和成見,全都在人生劇本的最後一幕表現出來。有些癌症末期病人,枯瘦的手指仍抹著指甲油,戴著鑽戒,瘦削的臉膀仍揸著厚厚的脂粉,薄唇塗滿唇膏,頭帶假髮遮蓋因化療引致的禿頂,穿上鬆身衣服,令看起來不太瘦削,說話談吐盡量文雅,保持高姿態,和幾十年來一向作風一樣。不將自己內心情況表達出來,和朋友見面時瀰漫虛偽氣氛,連自己孩子也不給他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別人看在眼裏,好像和現實不相稱。但要改變幾十年來的態度習慣,談何容易。況且,一個人的個我本我(identity)一部份維繫於外表行動。疾病改變他們的外表時,他們會盡力嘗試保持外表、談吐和生活習慣去避免本我改變,這樣可以令他們感到保持尊嚴,有安全感。

心靈向好那方面轉變

除了負面的心靈反應外,有些人有正面積極向好方面的轉變。

更敏感,更成熟

死亡威脅是人生成熟的最後機會。人從出生到死亡,持續地成長成熟著。其中有幾個危險階段,例如思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女性更年期,老年退休衰老期,最後則是死亡威脅期。在各個時期當中,危機四伏,但亦隱藏著令人成熟的機會。

人在安逸的日子裡難免苟且,遇上苦難,經過磨練,在平凡生活中學習不到的事情,會出人意表地瞬間學懂,而且成績突飛猛進。罹患不治之症的苦難,成為人生最末階段迅速成長的催化劑。死亡將近時,對人而言,的確是成熟的最後機會。

不久於人世的人高度敏感,眼裡所見的風景是何等耀眼。藍天碧海、鳥語花香,甚至世間的人情冷暖,互相爭鬥等等都鮮明可見,是從前忙碌地過正常生活時所未曾那麽明顯的。病者躺在床上凝視這個世界的時候,那些當他以前所不留意的光景就會浮現出來。

當意識到生命有限時,不管還有一年或三年,對於目前的生命有濃厚的意識。一天一天過去,死亡緊逼而來,這些緊迫感會使人更感性化。

向好的方面看的人,認為病症是上天的安排,給他們有機會接受別人的關懷和照顧。疾病令到家人間的關係改善。有些病者更發現自己的思想因疾病而有所改變,對身命、健康、錢財、名譽地位、得失及人際關係等的重要性有所改觀,不再重視擁有和囤積功名利祿。疾病的發生警醒他們,令他們改變生活態度,改變生活上的優先次序。思想範圍有所擴大,開始想及一些以前沒有想到的東西,如人生意義、人有沒有靈魂、死後靈魂何去何從等等。

對自己內在的確認

人之將死,人性優良的質素加以發揮和提升,

人在健康的時候,每天忙著生活,往往疏忽了自己的內在。一旦生病,外在活動受到限制,便有更多機會與內心交談,進入思考狀態,從中尋求人生意義和力量。臨死的人喜歡回憶或甚至遠地重遊幾個和自己人生有意義的老地方,這是對自己歷史再確認,接納自己所遭遇的一切,然後安然接受死亡的事實。(本網站有另一文章討論「一生回顧」)

生命是一所學校,有些同學認為學校給予的功課太難,太不公道,甚至不去想,不去做,提早離開這生命學校,以自殺終止生命。有些人學極都學不懂,到死還未畢業,不知怎樣去面對生活上的問題,痛苦一生。有些人看到其他學生的行為態度已有所領悟;有些同學則想通想透,將所有心靈問題一一解決,更趨成熟,升級去面對更大挑戰,當遇到以前的問題時,很容易便迎刃而解。早點領悟到的人早些畢業和做這學校的教師。

人最深刻的痛苦,莫過於「我不願意死去,但又偏偏必須死去」。生命變成不屬於自己的,它隨時隨地可以被剝奪去。隨著生命的被剝奪,所有與生命有關的一切都失去意義,財產、名譽、地位,甚至愛情,一切都會隨著生命一起被無情地剝奪了,一切都成過眼雲煙。曾經是又愛又恨的配偶、含辛茹苦地養大的兒女,事業和生意上競爭的死對頭,像一齣快演完的戲劇,曲終人散,將與我毫無關係。死亡對生命的一切都不予承認,就這樣輕易地否定一切。

所以有人仰望蒼天,咆哮何解苦楚通通部臨到他的身上,他的命運為何這樣悲慘,人生又為何這樣苦。蒼天默默無語,他們得不到回應,找不到答案,找不到出路,含恨而終。

但有些人冷靜下來,按捺著帳然無望的心情,思索許多人生的問題,追尋人生的真正意義,感到生命的無常、人生的無奈。重新思想生命的價值。決心忘記過去所有的痛苦經歷和包袱,心無掛礙時,便嘗到了人生從未嘗過的寧靜和平和。擺脫頹衰心境,重新振作,成熟起來。由此可見,痛苦和生命的意義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因事而異,要靠自己去醒悟出來,才可以超越死亡。

有些人會想到「快死了,在剩餘的寶貴時間應該做些什麼?」但不久又會想到「算了吧!何必那麽辛苦,先享受一下吧!什麼都放棄吧!」两種矛盾心情互相交織著。甚至一些被認為是「開悟」或「達觀」的人,在思考人生內在問題時,內心亦會有時交織著矛盾,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的本來面目。有些病人偽裝成「已開悟」,長期不表露絲毫恐懼矛盾,是很危險的。宗教信仰能夠幫助病人面對死後何去何從的疑慮,但能否過關要視乎他信得多深。

目標轉變

生命將盡的時侯,因為剩餘時間無多,需要利用寶貴的時間在比較重要的事情上。辦事的優先次序需要改變一下。因為人生哲學因着生病而有所改變,做人目標也因而改變。平常顯得重要的事情,可能已經不再重要,轉過來,以前認為不重要微不足道的,一下子變得重要起來,還要趕緊去做,利用餘下無多的日子作些貢獻。

疾病令病人衰弱,還有時間無多,如果要達到目標,一定需要別人幫助。有些病人性格內向,不擅表達內心感受,又懦弱,害怕給別人加添麻煩,更遑論有甚麼要求。有時試圖暗示一下,然後看看別人的反應,一發覺反應不妙便退縮,這令到他們的需求不能夠滿全。照顧者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去發掘他們的需要,鼓勵他們說出需要,或甚至直接詢問他們。

極端情況

因為疾病的原故,很多病者有適應行為來幫助自己適應新環境和渡過難關,但有些病者卻有些非適應行為,這些行為不但不能夠幫助自己適應新環境和難關,還令到他們更痛苦難做。以下是一些非適應極端行為:

  • 絕望:失去所有希望,希望用死來結束生命。在未受到很多肉體痛苦時,便要求安樂死。

  • 倚賴,退化:變成小童一樣,凡事要別人代做。他們以為這是身為病人應得的待遇,但這給照顧者百上加斤壓力。

  • 逃避、放棄:明知有一些醫療方法可能有效都不嘗試。潛意識認為嘗試了也沒有希望成功,便不如不做。

  • 不尊循:不和家屬合作,不跟醫護人員指示做,如不吃藥。

  • 產生憤怒敵意,責備人:內心太多負面情緒,不懂得怎樣正確地宣洩出來。説話不自我控制,對人不留餘地。

  • 操縱別人:既然在別些地方失去控制能力,於是找一些事情自己可以控制得到的,比如利用吃不吃,睡不睡來控制別人,令自己成為注意力集中點。

  • 僵化、自大、固執、不改變:用自己一套做法,明知那做法不好仍堅持繼續做。難相處,別人需要長期遷就。影響週圍的人的感受和關係,旁人感到很大壓力。這或可能是要和別人敵對,或操緃別人的手段。

  • 作不道德行為:認為人之將死,盡量享受夠才死。嫖賭飲吹,令家屬難堪,或可能財政上影響後人。

自殺

自殺是極端反應中的最極端。雖然有些人不說出來,但他們有時會有些悲觀嫌世的表現,不妨直接問他們有沒有想過自殺,如果有想過,如何自殺和想何時自殺。有些害怕當病情惡化時會很辛苦,不如在未太遲時,用自殺了斷。最好通知醫護人員病者的意圖,他們會評估病者是否患有抑鬱症,然後加以正確處理。令病者明白我們會盡能力減低他們的辛苦,和亦希望病者承諾在自殺前通知我們,先和我們討論一下。

現代人自殺多是自我主體的狀況不如人意,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確定對生命態度的結果。自殺祇是毀掉自己的軀體,同時創傷親友的心靈。病人和親友的心靈重生和愛才是生命真理。這一類病人最好有社會工作者、心理輔導員或心理治療員加以支持輔導。

一個人因為想不開或無法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而自殺,表面上看,他似乎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他所面對的難題,從此沒有了任何痛苦。可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雖然因為死而徹底解脫了,但令他的親友多悲痛傷心,也留給他們一大堆問題。

自殺的人結束生命,但將困惑與罪惡感遺留給親人。愛他的人心碎流淚,捫心自問:「我原本可以做些甚麼?我當初該怎樣做,才能讓死者活得充實快樂?我當初若為他做點東西,能否避免了此事?」親友必是心情起伏,引發以後一生的痛苦,不斷後悔自己沒有做得好一點,愛死者多一點。他們心中常感到內疚和挫敗感,感到無能為力,無法控制目前環境,感到絕望,自己偷生還有甚麽用?可能也會有輕生念頭。

親友須寬恕死者和自己的無知,停止心中永無止境的內疚和自我指責,不需為他人的行為負責任。放開執著,不要繼續折磨自己。

義工或輔導員切勿把自己的態度加諸別人身上,比如去探訪一位自殺者的親屬時,必須接納自殺死者的抉擇和行為,亦接納親友的情緒感受,不要排斥他們任何一方。因某些宗教背境,你可能認為自殺是罪大惡極的行為,自殺的人犯了罪。你以為自己比死者更明白事理,但是你從未曾感受過死者心中的痛苦。若能承認自己也有痛不欲生的時候,便會較能明白死者為何選擇自我了斷,較易接納死者的抉擇。

要預防自殺,先要找出原因。與其指責自殺者行為有誤,做出這樣儍事,不如說他們缺乏能力,失去希望。許多人在最後一線希望也失去的時侯,所謂「絕望」便有自殺傾向。要預防自殺,首先要預防絕望。

希望源於需求。我在其他文章「怎樣幫助病人和家屬」討論過需要(need),期望或想要(expectation),偏好(preference)和要求(demand)的分別。需要是那些不能缺乏的,是一定要滿全的,否則病人會感到很痛苦。有些病人有需要但不要求,有些人要求的祇是他們想要的東西。想要的不一定是需要的,是可有可無的,可以說是慾望。堅持一定要滿足慾望,便會引致無謂的痛苦。幫助病人一定要首先盡量滿全他們的需要,然後如果有可能才滿足他們的想要慾望。

沒有或不去需求才能夠不去希望。沒有期望,便沒有失望絕望。執著於未來使人無法活在當下,不去希望便可以活下當下。如果能,夠接納自己目前的痛苦,不去期望痛苦減少,便可以減少失望。這樣做,不是因為負面的萬念俱灰,而是積極地去接納。相反地,有些人沒有甚麼真正的需要,祇不過因為慾望不能得到滿足而感到做人毫無樂趣而尋死。(本網站有另一文章討論「接受」(acceptance))

處理

如果病者情緒激動,家人和朋友最好能夠倍伴左右,不要對他的情緒過份感到害怕和憂慮,要明白這衹是過渡時期,病者的情緒會慢慢平伏下來。家人和朋友應靜心聆聽和陪伴,體諒病者的心情,盡量讓他發泄各種情緒,讓他說出心底的感受和希望,坦言相對,使他在苦難中感到鼓勵,漸漸體悟到他在將盡頭的生命裏,包圍著他的並不衹是傷感和絕望。病者會意識到世界仍然有愛,仍然有盼望,慢慢會領悟到自己仍然有存在的價值。這樣會使病者珍惜有限生命裏的時刻,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也樂意和醫護人員合作。

家人和朋友最好能夠同心合力,不要各懷已見,互相爭權、埋怨和吵架,這衹會令到病者無所適從和痛心。安排定期性的家庭會議,大家心平氣和地一起計劃和討論,才會達到有建設性的成果。會議時病者或醫護人員亦可出席,共同相討一個最合適病者的計劃。如果家人和朋友未能滿足他的需要,可以找專業人士幫忙,如心理輔導員,宗教人士等。(本網站另有文章討論「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