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 Acceptance

美國精神科醫生庫伯樂.羅絲(Elizabeth Kubler-Ross)把病人接到有損失的壞消息後的反應分為五個大思想、情緒和行為反應:

  1. 否認或否定(denial)

  2. 憤怒(anger)

  3. 討價還價或協商(bargain)

  4. 憂鬱(depression)

  5. 接受或接納(acceptance)

我在其他文章討論了前幾個階段,現在討論一下接受階段。

不接受

如果病人和家屬還在前面四個階段,便是未能夠完全接受。

病人知道得到絕症後,當然會嘗試治療,希望藥到病除。但病情到晩期還堅持要控制,不投降,不放棄,鬥爭到死那一天。普通人和專業人士都同意這不是好死(good death)。

不接受的表現是疲倦、虛脫、返應遲鈍、冷漠、凡事缺乏興趣、悲哀、憂鬱、哭泣、憤怒、怨天尤人,令到旁人很難受。我在其他文章描述各階段的現象和處理方法。

所以有時病人的憤怒是對死亡的反應,而不是針對所接受的照顧䕶理,或針對照顧者。很多時旁人忽畧這㸃時便大為不滿。所以當病人發脾氣時,要盡量找出真正原因。

不接受是不是一定不好?

一般人很難接受可悲的命運,尤其是病痛和死亡。他們會試圖否認或盡量去尋找方法去延後死亡。先進科技能夠幫助解決很多問題,現代人的態度是「天下沒有不可以解決的困難」,認為大多數疾病是能夠醫治癒。但偏偏有些疾病是不能夠治癒的,這些疾病的病人不得不無可奈何地慢慢步向死亡。這和現代人的態度相違背,他們比較難接受重病和死亡。

情緒上接受通常令病人舒服,但奮鬥的人未必不舒服。鬥爭與否要跟㯫那病人的性格和價值觀。如果他一向是鬥爭型,有對他不利的事情,一定會鬥爭抗衡到底。對生命有威脅時,當然一定要鬥爭到底。生死攸關,奮鬥才有希望。如果死前被迫接受,對他來說,是失去自我,失去自尊,無尊嚴令他感到很痛苦。雖然別人明知他奮鬥極都是沒有用,但他仍然要奮鬥,令他覺得舒服些。不奮鬥更辛苦,放棄更辛苦。所謂寧死不屈。

那些奮鬥後得到益處,有成果的人會感到開心。衹有那些奮鬥失敗的人,付出代價後得不到回報,才感到痛苦。

晚期病人大多數在奮鬥後得不到甚麼益處,明明沒有希望仍然盡最後力量爭扎。別人會說他堅強,有鬥志。但最後失敗,用去很多精力和寶貴時間後,會覺得很不值得,不公平,很痛苦。所以對晚期病人來說,接受是比較上策。

奮鬥可能能夠延長一些壽命,如果有好質素的壽命,當然好。但很多時,晚期病人延長的是質素差,是痛苦的壽命。至於所延長的壽命值不值得所付出的代價,見仁見智,要病人自己才可以判斷。

所以在奮鬥前,要衡量成功機會多大,所延長的壽命的質素如何?如果質量都差,最好去接受。

接受什麼?

接受現實,疾病已經沒有希望可以醫治好,自己快將死。不再問蒼天為什麼我得這疾病(why me),為什麼我這時得到這疾病(why now)。

接受上天是公平的,死亡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接受上天的安排,不再憤怒要失去所有一生人努力得來的成果成就和擁有。不再去埋怨自己或別人令到你得到這疾病。要接受自己能力的有限,有需要時接受別人的照顧。接受他人的能力,亦接受別人能力的有限,不要埋怨多多。

在病人死後,家屬要接受上天(神)的安排,接受病人已經死亡這事實,自己要開始一種沒有病者存在的新生活。

誰要接受?

病人和家屬都要接受。如果一方面不接受,便無從合作。照顧者或醫䕶人員也要接受病人在那階段,不再進行那些無用的檢查或繼續那些無用的治療,拖長病人的痛苦。病人死後,家人親友在哀悼時要接受死者已死這事實,未亡人要繼續好好地活下去。

接受過程

去接受一件嚴重的悲劇並不是容易,不可能說接受便可以接受,亦可能在一段時間以後又不能夠接受。如此徘徊在接受和不接受間幾次後才會真真正正永遠接受。

人是比較容易表達正面的希望,而將那些負面的希望或感情則埋藏在心裡,等機會表達出來。表面上看似能夠接受現實,但在內心有著不同程度的矛盾和爭扎。正負面的感受又會隨著環境和身體狀況而轉變。有時比較正面,有時比較負面,所以有些人看似俳佪在接受和不接受之間。

在患病的過程裡,人常常有矛盾的感受。例如希望自己能夠處理一些事情但又希望別人為你處理。

病人在所有的矛盾掙扎中,最基本及嚴重的莫過於繼續生存或放棄生存,有時希望繼續活下去,但有時亦希望早歸天國;有時可能暫時感到吃力,想不再掙扎,祇躺在床上,任由家屬照顧。甚至想放棄,希望立刻死去,這也是嚴重病者一種很常有的想法。

但是,反省一下,如果你是否大部份時間都有這樣想法,同時長時間躺在床上,任隨別人擺佈,旁人幹什麼都不是問題,常感到悲哀抑鬱,失去所有生存意志,那你可能不是在已經接受階段,而是患有抑鬱症,須要心理咨詢輔導或甚至藥物治療。

為什麼要接受? 接受的後果

很多學者認為要好死,一定要好好接受。

在連串病情波折,如手術、復發、化療副作用、轉移、劇痛或其他病狀等等的衝擊下,在經過很多醫療嘗試失敗,爭扎、憤怒和憂鬱後,不得不接受肉體再不能夠繼續生存下去。有些人情緒低落,情緒激盪,了無生氣。有些人從此站不出來,鬱鬱而終。但有些人在衝擊後反彈起來,明白凡事若果不能解決便要去接受。他們不再寄托在治療、痊癒或延長壽命。意識著要生存下去,覺得苦受夠,傷心夠,不再浪費時間去掙扎,要開始更積極面對問題,情緒反應和行動回覆正常。一步步朝向修正方向走。以生病為生存的契機,去思考人生目的和甚麼是真正的幸福。「危機」二字闡明危難亦是機會。祇有接受自己已經到生命盡頭,才會開始探究自我生命價值,和人生意義。

和摯愛的人分離是一件很難的事,有些人則緊握著世上身外物至死才罷手,很難捨得在世間所擁有的一切親情和物質而離開。但往往是當你真正能「捨」之後才能夠真正地「得」著。及早承認大限將到,接受死亡是必然發生的事實,便可以開始慢慢地放開在這世界對物質和親情的捨不得,有些病人不去哀傷將失去所有心靈和物質擁有,讓過去的過去,將戀慕對象逐漸轉移到下一個生命去,考慮到人死後的階段,去探討死後世界會是怎樣。

如果我們接受每一個人始終必死的事實,便會比較容易去面對嚴重疾病和死亡。心靈上做好準備,沒有害怕死亡的來臨。恐懼死亡化為自信。用「接納」二字更適當地形容他們。接納死亡後,心中的否認,論斷、憤怒、討價還價和憂鬱皆告消失。托爾斯泰名作「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的伊凡,臨終時接受現實後才安詳地死去。

接納生活遠比接納死亡來得重要。沮喪是執著的後果。不再執著「不變」,接納無法控制世事這事實,便能體會新的自由和自在。接納生活的無常和接納死亡的不能幸免,便能不否認事實,使生命重新趨向平衡,最後領畧到再不能夠和命運搏鬥,不與命運討價還價,摒棄哀嘆抱怨。積極地繼續生活下去,面對自己的有限,學著享受今天,不對明天太過憂慮,沒有偏好和希望,心裡覺得平和、沉靜、安寧,脾氣會變得比以前更柔和,言語更直接,給旁人一個温暖的感覺。他們不再期待訪客,渴望獨處,不再需要靠與別人談話來完結未竟之事。他們對於內心或外界都是平和以待。旁人可能不了解他們正在放下今世地上的一切,順服天命,為下一世作心理準備。旁人可能感覺到他們似乎十分退縮或太早放棄,或可能將陷入沮喪憂鬱狀態。

讓晚年像夕陽一樣瑰麗。悲觀的不接受者會感到雖然夕陽無限好,祇是近黃昏。但如果能夠接受生死事實,便會感到衹要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他們會像楓葉那樣,戰勝秋霜的冰涼,遍山彩上紅色的旖麗;他們像陳年老酒一樣散發出甘醇的芳香,令人在領略感受後,長年留在腦海中。

接受好像讓自己放鬆精神肉體,順流而下,欣賞兩岸風光。不接受好像拚命往上游游泳,最終筋疲力盡,和其他人一樣到達下游。

什麼能夠幫助接受?

當一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時,你可能立刻會生氣、悲哀或沮喪等。有些人可以很快便控制這些情緒反應,然後決定做些甚麽來回應那件事。反應(reaction)和回應(response)是不同的。長期的負面性的反應祇會破壞肉體和心理健康。接受現實並非是一種被動或無可奈何的行動,長期主動地去面對現實,是一種健康的回應。這不是一種天符的才能,它是一種能夠學得到的回應技術。

接觸現實,相信現實,然後對這現實作出適當的回應。甚麼是適當回應?死亡是不好的,是否因為它不好,適當的回應便一定是要鬥爭到底,去打敗死亡?接受死亡不是為了逃避死亡帶來的痛苦,而是在死亡時,有完整性、有尊嚴和有人性。

不少人在人生最高峰,剛剛事業有成,充滿經驗,子女還在中小學就讀的中年時便得到絕症,或一生人拚博,未曾享受過,剛開始退休,子女剛大學畢業,心想可以安享晚年,但事與願違,得到絕症,要抵受身體病痛和心理煎熬。要他們能夠接納癌症的事實,不埋怨,不憤怒,安詳地完成這人生旅程,其過程絕非平坦順利容易。

有信仰的人相信人有永生的靈魂,肉體衹不過是靈魂在今生今世暫時的悽身所。死亡祇不過是一個轉化點,是靈魂離開可朽壞的肉體,與此世界別離,但是在新世界的起點。他們憧憬著死後的極樂永生。佛教的涅槃西方極樂世界,基督宗教和回教的天國都是他們所嚮往的。雖然離開至親是可悲,但仍然有希望將來在未來世界可以重逢。抱著這種從容的想法,在瀕臨死亡時也不覺得恐懼不安,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和接納死亡,比較容易接受此時此刻發生的事。

佛家的萬事萬物皆空,說明如果「無明」地執著錢財、權力、地位,或甚至愛,最終會引致痛苦。這哲理幫助我們接受,將來死亡時,失去所有擁有時不需那麼痛苦。

佛家另一聖諦「諸行無常」說明世間諸事沒有常規,由錯綜複雜的因緣而來,萬事萬物都在變。電視劇「家變」的主題曲有「變幻原是永恆」,跟佛家的「諸行無常」相似。不明白這道理真諦(無明)便會引致痛苦。明白及接受這道理,便能幫助我們接受為什麼是我和這時候得到絕症。

道家認為萬物從「無」而來,最終歸於「無」。莊子妻死,鼓盆而歌。他在答覆別人詢問時說,他說起初他亦有些傷感,但很快便想通。他的妻子最初是沒有存在的。後來在宇宙混沌間,聚氣然後成形為人,現今死後回歸大化宇宙,如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人不會因為四季運行而哭泣,那為什麼要為死亡而哭泣。如果為死亡哭泣,便是不「通乎命」即不通饒天命。他道行高,在哀悼時很快便能夠跳過其他早期階段,達到接受階段。能夠明白世事運作的真正面貌,領悟自己無法控制宇宙後,不以為「生」而喜,亦不必為「死」而悲,衹要努力活夠大自然賦予的生命時限,我們才打開心扉,接納事實。如果你認同道家這學說,便能幫助接受自己和家人的死亡。

莊子《內篇 ‧ 養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秦失回答說:「...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意思是:老子死了,秦失去弔喪,哭號三聲就出來了。弟子問說:「他不是夫子的朋友嗎?」秦失說:「是。」弟子問:「那麼如此這樣子的弔唁,可以嗎?」秦失說:「...該來時,老子應時而生;該去時,老子順理而逝。安心適時而順應變化以處之,哀樂自然不入於心中...」

天主教聖經亦有類似訓導,舊的訓道篇(基督新教的傳道書)第三章:「事事有時節,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我不是說凡事不要盡力嘗試,祗管聽天由命,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至於為什麼好人早死,壞人享福長壽?天主教徒認為天主有祂的計劃,不必去問為什麼而感到痛苦。聖經舊約約伯傳描述一個富有善人傾家蕩產,還患有痛苦難當的惡疾。他的三位朋友和他研究他遭受苦痛磨難的理由。約伯堅決否認這是他的罪行的結果。朋友們也認為這或許是天主為警醒世人,或為鍛練祂所鍾愛的人。最後作者假設天主在旋風中現身說法,要人謙虛,不要妄作聰明,要承認天主的全能上智,祂有祂的計劃。不拘是個人,甚至全人類的歷史,完全由天主支配導演,祂的所作所為,都深奧莫測,非世人的經驗所能領悟透徹的。甚至在逆境下,我們祇要本著信德,安心把自己全委托於天主的照顧。

若果你沒有信仰,你惟有依靠自己的信心和勇氣。

一個人的表現跟他一向的性格有關。有些病人鑚牛角尖,愈鑽愈深,不能回頭。愈來愈覺得淒涼痛苦。要轉一個角度來看事情,不要祇看到衰敗負面的一面。

一位四十四歲時便死於癌症的日本作家,在她痛苦時寫了以下的話:「神啊!不能做的事情愈來愈多了!連上廁所也要人幫忙。呼吸光靠自己的氣力也不夠,一天到晚都要帶氧氣罩。可是,我的眼睛還能看,耳朶還能聽;嘴吧雖然唱不出來,腦裡心裡無時不在唱著讚美詩。也可以感到清爽的涼風。人們的親切令人感到多麽快悅!頭腦還能思考、還能感謝、還能祈禱。」

凡事不是絕對不好或絕對好,看事物不妨從好處看。不要祇看到沒有的或失去的,一個半空的杯還有半杯水滿。不要祇看到一張白紙上的小小污點而礙眼,但看不到其他大部份的純白部份。

當我在欣賞花朵多美麗時,有人可能批評這花不好,多枯葉,一年中開花時間短。這世界是沒有完美的,為什麼有花時不在此時此地去欣賞,祇去掛慮將來花謝後的情況。欣賞雪景時便盡情欣賞,不要感到淒寒苦冷。

易經講「生生不息」。在淒寒苦冷的地方,可見到爭扎求存的生命力,可以嗅到梅花撲鼻香。但要明白「不是一番寒切骨,那得梅花撲鼻香。」被山火燒焦的樹捍很快有樕芽生長出來,草原經過山火洗體,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從那日本作家的說話看,外在所帶來的苦痛,對一些人未必會造成很大傷害。他們的內心,有一條通道,可供他們逃避到內在豐富與自由的心靈深處。在受到衝擊時,勝負的關鍵在於「內在生活」,即是,絕症患者在痛苦及死亡恐佈的侵襲下,緃使身體如何强壯,若是沒有「內在生活」,失去內在生靈的依靠時,在肉體未死之前,精神就會先崩潰了。相對地,內在生活豐富的人,即使是面對生死難關,也能堅強度過。

有些病者家屬認為病者性格內向,屬於感性中人,不能忍受被告知患有癌症的壞消息。其實,這些對於精神生活感受性較高的人,具有纖細的情感質素,內在生活可能比較其他人更豐盛。不僅能夠克服死亡的恐懼,而且更有强烈的慾望和信念繼續活下去,來成就心願。

徐志摩在他的新詩「再別康橋」第一段寫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最尾一段寫着「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是中國二十世紀 二三十年代詩人,他曾在英國劍橋大學作旁聽生。後來他到訪劍橋大學幾次,在最後一次到訪離開之後,作了這新詩「再別康橋」。劍橋大學坐落在英國康河(Cam River)兩岸,由一條康橋(Cam Bridge)連接兩地,劍橋大學的名稱亦由這條橋的名字而來。

徐志摩離開劍橋大學時有預感,這是他最後一次的到訪。我們做人何嘗不是輕輕的來,有幾多人能夠轟轟烈烈的來。我們死的時候,大多數人亦是輕輕的離開。我們可以好像他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樣,輕輕的招手作別我們的親友。我們做人何嘗不是悄悄的來,然後悄悄的走。揮一揮衣袖,沒有帶走一片雲彩。

在西方很出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很年輕二十多歲已經征服大部份歐洲和一部份亞洲。在他死的時候,他的棺材有兩個泂,將兩隻手伸出來。表示給其他人看,雖然我能夠征服那麼大地方,到死的時候都是兩手空空,不能帶走什麼。

不甚計較擁有甚麼,就比較容易放下所擁有的財產及名譽地位。在人生盡頭,亦不會感到不捨得。捨得自己財產生命的人,亦比較容易為別人付出。內心有一股坦然接受萬物自然流轉的心緒的人,比較容易接受自己或親友的死亡。

研究找出那些能夠接受別人死亡的人有比較強的接納能力。其他人的死亡當然不同自己的死亡,但如果能夠接受自己親愛的人的死亡,便會比較容易接受自己的死亡。容易接受自己死亡的人也比較容易接受他人的死亡。

我個人認為最好能夠做到對以前所做的無悔,目前對任何人任何際遇無怨,對將來無求。我看如果能夠做到這樣三「無」人生的人,比較容易接受死亡,死亡時心靈痛苦不會太嚴重罷。

每個病者都跟據自己背境、經驗和信仰,「悟」出不同的人生哲理。每個人用他特別的方法來超越自己的困境。以前我有一位五歲小病人因急性䐉膜炎,由一個天真活潑的正常孩子至死亡祇是兩天,作為父母的會多難過痛苦。我很佩服他們,他們是基督徒,在他們的禱告中,他們感謝神,多謝神給他們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五年,這是很多父母想要而沒有的。他們肯定孩子沒有犯過罪,肯定孩子是蒙主寵召,現在是在天父懷中享福。他們好像以上所提過那日本作家沒有祇看到失去的,他們還看到所擁有的。

他們很快便能接受超越孩子的死亡。我沒有在甚麼地方讀過這道理,肯定是他們自己悟出來的,是他們接受的方法。如果他們用這道理來勸其他死了孩子的父母,有沒有用呢?

很多病人悟出對他們有用的道理,有些人想將這些道理推銷給其他病人,有人作詩作歌作散文,出版詩集、歌集或散文集,來表現其接受癌症的淒涼心境,表達他們對人間生與死的觀念。其他人未必能夠接受,醒悟過來。在閱讀過不同的作品後,我發覺不管寫得怎樣,每位作者的生命方式都不同,他們所探求的「人生品質」都百人有百樣。因為每個人以前的背景、經驗,信仰丶所患的疾病和目前的困難不相同,每個人的道理都可以不同。想用自己悟出的道理來勸服別人是不容易的,別人未別覺得他們所悟出來的道理有道理。

你可能不認同古今中外宗教及哲學理論,亦不覺得別人所悟出來的道理有道理,因為每個人要靠自己悟出來的道理來過關。但是我不是說不需要參考別人的想法。論語描述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不去學習,祇顧思想,希望悟出大道理是不容易。好像一個學生平日不讀書,到考試時才想悟出答案是不可能的。最好能夠學習一下前人所悟出來的道理,然後集各家大成。

人需要從各方面的探討來悟出自己的人生哲理。在接受多方面的影響,如閱讀古今中外宗教和哲學文章、閲讀有關死亡的書籍文章、看電影、看過別人的遭遇,加上旁人的勸道後,最後可能有一天突然「悟」出一個合適自己的人生觀,去面對自己的生死問題。「悟」這個字由「吾」和「心」構成,意思是指祇有靠自己的心找出來的道理,才能幫自己面對困難,接受生死現實,作適當回應。

用藥去鎮定一個極力想奮鬥和痛苦的人,應不應該?用藥令他避免了痛苦,但沒有改變到他的主觀反應。

病人接納(accept)還是放棄(give up)呢?

當病人能夠接受疾病的嚴重性,知道再爭札也沒用時,家屬旁人可能覺得病人太早放棄與病魔戰鬥,太懦弱。如果在疾病初期,很多療法還未嘗試過便不去嘗試或甚至要求安樂死,才可以說是「放棄」。是「放棄」與否要視乎病情的嚴重性和未嘗試的療法的治癒機會及副作用。

接受有很多種:

  1. 放棄地接受 (give up)

  2. 無可奈何地接受 (reluctant acceptance)

  3. 平安地接受(accept in peace)

  4. 喜樂地接受 (accept with joy)

放棄地接受 (give up)

放棄性的接受是不去盡力爭取治愈,可能病人生命淒慘或患有抑鬱症,對這個世界沒興趣,不留戀。其實,這種放棄態度不能夠算是一種接受,衹不過外表看來似接受。

無可奈何地接受 (reluctant acceptance)

有些病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嘗試之後,知道己經病入膏肓,經過多次嘗試都失敗,再沒有可行的路,沒有可能再有藥物或其他療法可以治癒或拖長生命,身體精神衰敗到無能為力,無法鬥爭。不得不消極地去接受。不再繼續那些無用的治療。這種「看透」是一種「無可奈何」、「消極性」、「不得已」或「被迫」的接受。他們有時會覺得自己好像未盡全力,可能還有一些有用療法未嘗試,心裡感到矛盾。這是一種不完全的接受。將來一發現有一綫希望便又爭扎嘗試。這和病人對他所接受的醫療認知多少有關,如果他常以為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做,還有治癒機會,他便不會接受。

這些病人在感到無能為力時,祇勉強被迫適應,這與接納不同。這種無可奈何的態度祇是沮喪的另一種表現,是死亡尚未來臨前便己死去。

平安地接受(accept in peace)

平安地接受,可以說是一個中性的接受。盡人事,聽天命。上天要我去便去,不爭扎,不强求,但不熱心渴望去。孔子弟子子貢覺得疲倦,問孔子怎樣可以休息,對話中孔子說明做官、務農、做夫和父或交友,都因為跟隨著的責任而不能夠休息。子貢問怎樣才可以休息。孔子指著墳場,子貢醒悟說:死亡的意義真重大,「君子安息,小人休止」。意思是說君子一生人為國為民,到死亡才可以得到安心休息(rest in peace, RIP),小人至死才停止争權奪利。

喜樂地接受(accept with joy)

有信仰的人對下一世有憧景,如果他們認為來世是永生美好。他們不懼怕死亡,甚至會嚮往,熱心等待,或喜樂地希望死亡早日來臨。他們能夠將生死拋諸腦外,做出常人不能做的事。

聖女小德蘭和很多其他聖人聖女或殉道人士都有這些嚮往死亡的傳奇描述。這和他們的信仰程度很有關係。

當適時要去時便快快樂樂地去,好像小孩子將出發去旅行前幾天已經雀躍地不停地說著,興奮到晚上睡不著。我有一位病人是從越南投奔怒海走難來到澳洲,他一家人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島嶼住了七個月,最終得到澳洲政府收留。當知道好消息時,那種喜悅心情不能用筆墨形容,跟著每天都在數日子,還有多久便可以起程。如果深信天家是很美好的地方,有時快將去時已經嚮往去,死亡便是一件樂事,病者會喜樂地接受(accept with joy)。在他們的墓碑上不是刻著RIP(Rest In Peace),而是刻著GWJ,即(Gone With Joy)。

如果親友明白和接受這道理,他們的行動便會不同。去機場送機或去飲薦行酒席的人,或者在新年送舊迎新時,會不會穿着黑色衣服,播放著哀歌,人人愁眉苦臉呢?

希望將來在我死後,親友出席殯喪儀式時,要帶著送行的心情,而不是送終的心情,應該快快樂樂地開party一樣, 不妨飲酒唱歌作樂講笑,播放慶賀祝福的歌曲,慶祝我在天家出世。不明白的人以為你們因為死了一個大魔頭而開心慶祝也無妨。

家屬放手(let go)還是放棄(abandon)病人呢?

有些家屬緊緊執著病人不放手,强迫他們繼續接受所有治療,包括那些醫護人員認為無效的療法。祇有一綫希望,便不惜金錢勞力,或長途跋涉都去嘗試。這令到病者和家屬辛苦及犧牲寶貴剩餘的時間,主要是家屬不能接受人必死的事實,不懂適時放手(let go),讓病者循正常死亡途徑離去。

相反地,不給病人機會去嘗試進行很有希望的治療,讓病人多活一斷好生活質素的時間,便是放棄(abandon)病人。

是放手或是放棄取決於家屬心中的意圖和療護的功效和副作用。

結語

要減少痛苦必須接受現實。要接受必須有自己認同的生死哲理或自己悟出來的道理。要做到這些最好能夠廣汎的求知或聽取別人的勸導。更好的是有一個宗教信仰。

有些讀者可能認為我講得佷輕鬆,做起來並不容易。在本網站主頁在介紹我自己的文章中,可以讀到我在二〇〇八年被診斷為晚期癌症的遭遇,經過這件事,我很明白一個被判絕症的病人的心靈感受是怎樣。以上是我自己切身處地的個人經驗感受。

回想起來,我憑這二十多年來,作為一個紓緩科專科醫生接觸生死問題的經驗,以及閱讀過很多有關生死的古今中外宗教哲學書籍外,更重要的是我的天主教信仰,幫助我好好面對接受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