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認/否定 Denial
/依利沙伯羅醫生所提出的對哀悼或損失(grief or loss)反應的五階段是否定(denial)、討價還價(bargain)丶忿怒(anger)、憂鬱(depression)和接受(acceptance)。這些階段不一定順着這次序,長度不一樣,不是每個人都相同,不是每個人都有所有五階段。有些人反反覆覆,一階段出現有多過一次,兩個或以上階段可以同時發生,嚴重性亦各有異。
病者否定
最初在聽到壞診斷消息時會說「那是不可能的!」病者會想「我一向循規蹈矩,生活正常,怎麽會得到癌症?不會的,那報告一定弄錯了。」「我要找多一個意見。」「他們一定弄錯了,那報告不是我的。」「不是癌症!用更精密的儀器檢查後或經更有經驗的醫生診斷後會判斷出不是癌症的,我一定沒事的。」
否定是一種暫時的心理防衛自保的方法,消息太突然,不可接受,不敢相信,這是無可能的。從心理角度看,否認是一個緩衝衝擊很有用的方法。這是將自己和世界隔離,給自己少少空間,讓心理上喘息一下,停一停才接受更多的消息。好像烏龜將頭縮在殼內,不敢伸出來看清楚實際情況,停一停然後開步走。隨著時間和病情的進展,病人心理繼續發展其他階段反應。衹有極少數人一直持否認態度。
在治療期間,心情夾雜著希望、否認和憂鬱。當治療失敗後,否定會再出現。「進展需要時間,遲些兒丶我會好轉。」「這次檢查報告不好,可能做錯了,下次檢查會好些。」這時病者可能有很多病狀如胃口欠佳、體重下降、外貌改變、易倦等等,使到病者愈來愈難否認病情的嚴重性。
病人拒絕接受不能治癒事實的現象很多,有些盡量訪尋名醫妙藥、食療、神醫、打坐、瑜加等等。有些更遠渡重洋到海外求醫,或重金禮聘從遠方聘請名醫到訪。消耗大量身心精力和金錢。有些病者使用未經証明有效的輔助療法或另類療法。最好 尊重病者尋求希望的意願,這些行為或療法或對疾病未必有好處,但病者掌握控制權,此一過程對病者來說比治療結果更為重要。當療癒的希望落空時,他們便會比較以前容易接受不能逃避死亡這事實。
一個病者突然要求去沙灘一走,別人聽起來好像無稽,勞師動眾,自己也筋疲力盡,何苦呢?更會認為他否認自己病況的嚴重性,或認為這祇不過是他的幻想,勸他不要有胡亂的要求。
不要妄下判斷病者處身在否認階段。在醫護人員不斷地幫助肉體康復的同時,有些病者會在心理和靈性上下功夫,自己在治療心靈創傷。他們的思想或行為給別人的印象可能是拒絕承認,但很多時是衹有病者本身才真正明白個中原因。
亞珍是一個六十五歲的越南華僑,四年前發現乳癌,手術後加上電療,以為己經痊癒,四個月前感覺到胸背脊骨疼痛,PET造影及骨骼掃描檢查出癌細胞已經在身體數個地方繁殖擴散,包括脊骨、左右肺部及幾條肋骨,已經沒有可能痊癒。當病者聽到此消息,便立刻決定盡快安排返回越南。她的子女認為越南醫療設備沒有澳洲那麼先進,病者可能會加速死亡。醫護人員認為病者會因缺乏紓緩治療而要抵受痛苦。但經各人苦苦相勸,病者還是堅決要回去。綜合各家屬和病者在詳談後所得的資料,原因有幾個:(1)既然西方醫學不能治癒我,倒不如回到我熟識的地方找治療,比留在澳洲更有所希望。(2)西方醫學當初給我治癒希望,但後來終於令我失望。我不敢存有太多希望,包括紓緩醫學在內。(3)曾經在越南長大,和很多親密朋友分開幾十年,趁自己還能走動的時候,回去和他們見一見面,須要說的話多得很。生於斯,長於斯,最好能夠死於斯。能夠死於自己的家鄉多麼好。由此可見病者有極大的心靈需求。
他的行為並不是拒絕接受現實,我們不能夠很理性地去分釋她感性方面的問題。有些病人雖然無法驅走疾病,但如果他們不對治療有所期望,心靈便可以平靜下來,心靈仍然可以和諧。
家屬否定
相反地,病者自己接受事實,但家屬卻因自己的背境問題而拒絕接受承認,繼續奮鬥,堅持病者繼續努力尋求治癒方法,這使到病者身心疲累,失去很多寶貴的時間。
如果家人否定死亡事實,病者便得不到支持。有位女士患有末期乳癌,接納將死事實,盡量為家庭安排她死後的事宜。但每當她說:「在我死後....」她的丈夫和子女都會發脾氣說她不應該放棄,不讓她繼續說下去,或找藉口離開。這樣令她更担心在她死後家人的情況。家屬沒有機會訴說內心感受,時常有衝突,易發脾氣。大女兒有更嚴重的偏頭痛和經痛。兒子被學校投訴在學校打架和功課退步。五歲的小女兒時常哭泣、嘔吐、肚痛、沒胃口、作惡夢和夢遊,無時無刻拉著母親,不願去幼兒班。病者得不到支持,不能說出肉體和心靈痛苦。她沒有胃口,失眠,消瘦很多。外人一眼便看到,但家人卻隻字不提,好像她健康如常,各人祇否定現實來保護自己和他人,恐怕一接受現實便要去面對和處理很多痛苦問題。因為家屬的否定,他們不能好好地處理他們自己在病者死前的哀悼,壓抑著的情緒從不正常生理和心理渠道發洩出來。當病者看見到家屬的痛苦,病者更感到痛苦,大大影響他們面對死亡。
否定是一條易行的途徑,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他們不願意面對現實,避開了分離的痛苦情緒。但這是極具破壞性的。他們本可以對所愛的病人說出長久以來一直想說又不敢說的話,可以表達他們的愛、他們的恐懼、他們的悲傷。他們可以和病人道別、道歉或道謝。但如果他們一直拒絕承認,便錯失了幾個月或幾星期的時間,不能做出這些一切有價值的事。當身邊的每一個人完全不承認她要死了,她如何做到擁抱死亡?如何要求別人陪伴,一起禱告或向別人道別?祇有病人和家屬都承認他們即將分離時,才能說再見和互相道別。在逃避分離痛苦的人,其實是抹殺了與所愛的人眞誠分享和分擔來治療傷痛的可能性。
在照顧臨終病人時,家屬和病人一樣要明白到生與死都是生命趨於完美的表現。學習怎樣能夠自在地面對死亡,接受死亡。
醫護人員否定
有時是醫護人員的個人態度問題,潛意識地認為病者的病情惡化是他們的無能,因而拒絕接受病者已經到了沒法痊癒的階段。盡力想辦法加以治療,延長病者的壽命。
近年來,在醫護人員培訓中,已經加插了紓緩䕶理訓練,大致上,醫護人員已經比較少有這些問題,但有時個別人員因為自己的人生背景和悂格問題,對面對死亡還有些障礙。
怎樣幫助
要幫助病人和家屬,必須令他們有安全感,給他們能力,令他們知道有支持。最好聆聽他們,找出原因,他們焦慮和恐懼甚麼,然後加以適當處理。
如果病人未準備好,還在自我保護,不要強迫他。有時需要時間,等待反應階段過去。
如果否定的壞影響很大,例如會錯過治癒機會,或不去整理財務,病者死後會引起大問題等,不得不採取行動,便要令病人知道實情。同時不妨對病人說:「如果你不接受將死這事實,你的家屬也做不到。他們要和你一樣假装堅强。很多需要講和做的事都不可能做到。衹有接受將死亡這事實,才會向別人說出內心真心話,和完成未完成的事。」